大头菜栽晚了没长好,除还是留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18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大头菜栽晚了没长好,除还是留?——种地之苦乐,并非你想象的那样

大头菜主要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传统的扁圆型,个头较大,被称为大头菜或圆白菜;另一种是球形的甘蓝,体积较小,是后期培育出的新品种。虽然名字不同,本质上仍是大头菜的一种变种。

在种植上,有人偏爱传统品种,因其个头大、产量高,而更多自给自足的农户更青睐甘蓝。甘蓝叶球紧实,口感甜脆嫩,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新宠。

甘蓝根据生长周期可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,而传统大头菜一般属于晚熟型。如今已是大寒节气第三天,农历腊月二十三,北方地区已进入过小年的时节。

这些甘蓝长势不佳也并非意外。秋季连绵阴雨,耽误了播种,分三次补种后,才勉强在南北向9米长的地块上定苗,但最终还是呈现出“老中青”三代同垄的局面。

如今这30棵甘蓝中,有些已包心紧实,在大雪节气后陆续采收,个头较大的优先拔回家食用。但到了这个时节,仍有几棵虽已包心,却个头太小,实在不忍心采摘。

有朋友可能会问,菜头小,不就是没包心吗?即便如此,那也是自己种的有机蔬菜,为什么不采收回家?

回想前年秋天,移栽甘蓝苗时,有几棵弱苗舍不得丢,就随手插在地边的水沟旁,只简单浇了点水,也没施肥,没想到竟然都存活了下来。

种菜的人,尤其地块较小的农户,总是珍惜土地,也舍不得浪费苗。在我这里,还多了一种对弱小生命的怜惜。

那些随手插栽的甘蓝苗虽然活了,但晚秋时仍未包心,菜心嫩叶也不多。于是,我又给它们浇了些水,却再未多加照料。没想到,它们竟然熬过了冬天,到了早春依旧泛着绿色。再次浇水后,几棵甘蓝竟从单头变成多头,蓬勃生长,成为我园春天的一抹绿色风景。

有菜可赏,有菜可吃。我明白,原本的一棵甘蓝已经长成一大丛,这些嫩绿的叶片不会再包心,但掐下一把回家炒着吃,依然是早春的一道美味。

大约六七棵甘蓝,在那个春天让我尝到了越冬绿叶菜的滋味。更惊喜的是,随着时间推移,它们开始抽苔、伸茎、分枝,并陆续孕蕾开花。

有了这次经验,今年冬天的这几棵小菜头或未包心的甘蓝,我也决定留下,期待它们度过寒冬,在春天焕发生机,带来新的绿意与花开。